<i id="1zrd9"><thead id="1zrd9"></thead></i>
<i id="1zrd9"><form id="1zrd9"></form></i>
      <video id="1zrd9"></video>
        <video id="1zrd9"></video>

                1. 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9-03 15:50:16 來源:一佳公務員考試網 點擊量: 我要分享

                  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歷史事件


                  這次總結了我們國家近代史救亡圖存的歷史事件,清楚這些歷史事件的主要內容,幫助大家更有效地備考。


                  【洋務運動】


                  1.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2.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1)創辦軍事工業(自強)和民用工業(求富)


                  (2)創建近代海軍


                  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起,洋務派開始籌劃海防,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其中又以北洋艦隊的實力最為強大。


                  (3)創辦新式學堂


                  為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洋務派還創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到1896年達20多所。還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開近代教育的先河,從而為中國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


                  【戊戌變法】


                  1895年的“公車上書”被稱為戊戌變法的序幕。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定國是詔》宣布開始變法,并在此后103天中,接連發布一系列新政的政令,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標志著“戊戌變法”失敗。


                  1898年的“百日維新”如同曇花一現,除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被保留下來除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廢除。


                  “戊戌變法”失敗后,慈禧太后屠殺變法人士,其中“戊戌六君子”是指: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


                  【辛亥革命】


                  (一)過程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興中會的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1905年8月,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確認其政綱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該綱領后又被解釋為三民主義學說,即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是同盟會的指導思想,其中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士兵,在武昌城頭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辛亥革命爆發了。1911年10月11日,湖北軍政府成立。武昌起義點燃了全國革命的熊熊烈火,一場全國性的各省“獨立”運動爆發了。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宣告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定國號為“中華民國”,南京為首都,改用公元紀年,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1912年3月,中華民國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二)結局和意義


                  1.結局: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清朝覆滅。同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落入袁世凱手里。


                  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根本改變。


                  2.意義


                  (1)推翻了清朝封建專制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2)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新文化運動】


                  1.興起的標志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原稱《青年雜志》,第二期改名為《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缎虑嗄辍泛捅本┐髮W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2.主要內容


                  前期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愚昧與專制;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后期主要是宣傳馬克思主義。


                  【五四運動】


                  1.五四運動的經過


                  1919年1月,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成為了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索。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模罷工,以響應學生。自此,運動的主力也由北京轉向了上海,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2.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是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中國共產黨成立】


                  1.歷史條件


                  (1)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不斷壯大。


                  (3)組織基礎:共產黨小組的建立。


                  (4)外因:共產國際的幫助。


                  2.成立經過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后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召開,參加大會的代表有13人,代表全國五十多個黨員,共產國際的代表也出席了大會。大會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選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黨的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3.意義


                  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猶如一輪紅日在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這是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


                  刷題鞏固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以下屬于中共一大召開的條件有( )。


                  A.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 工人階級不斷壯大


                  C. 共產黨小組的建立


                  D. 共產國際的幫助


                  【答案】ABCD。


                  解析:中共一大召開的歷史條件有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階級基礎—工人階級不斷壯大,組織基礎—共產黨小組的建立,外因—共產國際的幫助。


                  故本題答案選ABCD。

                  責編:一佳教育  
                  99午夜福利视频网站_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_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_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